文/顽石
伊万诺夫门
为能看到放炮表演,进了古堡我们马上买票直奔纳富什金棱堡。在古堡墙上可看到涅瓦河对岸的冬宫、伊萨基辅大教堂、海军军部大厦等建筑,由于空气不透明显得灰蒙蒙的,但能看到彼得保罗大教堂。
纳富什金棱堡瞭望塔迎风飘扬信号旗,院内摆放着多门大炮,集结了很多人,也是等放炮表演,在下面不需购票。
正午12时,准时打了一炮空爆弹,吓了我一跳,急忙按下快门,也没照上炮口喷火的瞬间,只剩下一缕轻烟。还想等第二响呢,原来每天仅此一炮。
要塞中还修建了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这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罗克式大教堂,钟楼高122米,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1859年前是圣彼得堡的主教座堂,后改为伊萨基辅大教堂,现在是喀山大教堂。
看了太多的教堂,对买票进教堂参观已经不感兴趣,我们决定在外边转转。
彼得大帝雕塑
教堂旁有一幢很雅致的建筑被称为小船屋,屋顶装饰航海女神的塑像,里面曾珍藏彼得大帝的一条小船,少年时代他驾驶着这只船完成了沿亚乌扎河和佩列亚斯拉夫湖的航行。现在展示的是复制品。
教堂的正面是造币局,今天俄罗斯的金币、纪念币等依然在这里制作。
要塞对抵御外敌并未发挥作用,却成了镇压进步力量的政治监狱。在这被称为“俄国巴士底狱”中曾关押过俄国三代革命者:十二月党人、平民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拉吉舍夫、 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等,列宁的哥哥试图杀沙皇在要塞中被杀害,年仅21岁。
通往涅瓦河的涅瓦门被称为“死亡之门”,政治犯被用船只押送到这里,经过涅瓦门投入监狱,监狱设在特鲁别茨科伊棱堡。
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为起义军的司令部,根据列宁指示棱堡的旗杆上悬挂一盏明灯为号,使“阿芙乐尔”巡洋舰炮轰冬宫,掀起起义怒潮。
离开要塞我们去瞻仰“阿芙乐尔”巡洋舰,听说大修已不在那里了。
要塞也罢,监狱也罢,都已成为过去,人们在要塞外涅瓦河畔的草坪上晒太阳,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网络下载鸟览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