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晚上, 我和老伴到中山音乐堂观看《2011年京剧名家名段新春演唱会》,目睹著名艺术家的风采,聆听艺术家的精湛演唱,真是一种享受。
中山音乐堂在中山公园里,也叫中山公园音乐堂。怕搞错白跑路,出发前,特意在电脑上认真核对了,乘车在天安门西站下,步行几步就到了。
18点多,我和老伴从家里出发。
长安街华灯初放,汽车比平时少了,车速自然也提高了很多。地铁一号线车厢里空荡荡的,不像往日那样拥挤。也许是因为人们在家里团团圆圆看电视,也许是因为农民工兄弟返乡过年。城市的建设、发展、清洁、美化,样样都离不开农民工兄弟,我们应该从心里感谢他们。首都的夜空也清静了许多,不再像除夕夜鞭炮焰火如爆豆一样,分不出个数,也不像白天那样喧哗和浮躁。在夜幕里,灯光下,天安门显得更加雄伟庄严,更加妩媚动人。
我和老伴虽算不上戏迷,更够不上票友,但凭对国粹京剧的一份喜爱,对为人们带来快乐艺术家的一份敬仰,很想看看这些过去只能在电影里、电视上、电脑中看到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春节里的中山音乐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大红的灯笼和大红的绸带悬挂在大厅顶部,两边是春节期间音乐堂演出活动的广告。
剧票是儿媳单位发的,音乐厅里没出现人员爆满的情况,我用眼睛扫了一下,看到有一多半座位无人,包箱几乎是空的。7点30分开演了,前面还有许多座位空着,我们随人流转移到6排8、10号。
器乐合奏《普天乐》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第一把京胡张顺翔作曲领奏。参加演出主要是国家京剧一团演员,只有战友歌舞团一人客串,有年轻的优秀演员,也有岁数较大的老艺人,不乏梅兰芳金银奖得主。他们没有将五色的油彩脸上画,也没有穿戏装带行头,而是男西服或便装,女晚礼服或旗袍,均以真面目示人,颇像单位的联欢会,拉近了演职员与观众的距离。
第一位上场的是老旦演员郭瑶瑶,她演唱了《杨门女将》中佘太君“趁月光瞭敌营山高势险”一段,郭研究生,年轻清秀,功底扎实,前途无量。给我和老伴留下印象较深的有荀派花旦管波,她演唱了《红娘》选段“小姐你多风采”,受到观众的欢迎,在热烈的掌声中,又返场演唱了一段《桃花村》。她嗓音甜润,扮相俊美。她眉目传情的眼神,灵活妩媚的手指,柔美靓丽的身姿,把小红娘机灵、聪明、调皮的风韵表演的淋漓尽致,活剥洒脱。管波从师著名演员刘长瑜,并得到许多名家精心呵护。她辽宁营口人,还是我们的老乡呢。从管波始,江其虎、杨燕毅、李胜素、于魁智,都返场加演,这不但是观众的需要,也是捍卫声誉的需要,使节目单上17人演唱18段京剧,实际演出了25段京剧选段。压轴戏当然是当红名角梅派花旦李胜素和老生于魁智。李于分别是国家京剧一团正副团长、全国政协委员,李胜素演唱了《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于魁智演唱了《上天台》选段“金钟响玉兔归”,嗓音圆润宏亮,字正腔圆,深受观众喜爱,返场后仍掌声不断,盛情难却,再度上场两人联袂演唱了《四郎探母》选段,将演唱会推向高潮。李着大红旗袍,比电视上看的显得更年轻漂亮,于则精神状态不佳,好像刚刚病愈。
由于场内禁止拍照,我只是在演唱会尾声用卡片机违规拍了两张作为纪念。第一张是于魁智与李胜素联袂演出《四郎探母》选段剧照。
第二张是全体演职人员谢幕场景
9点42分演出结束,我和老伴恋恋不舍的走出音乐堂,走出中山公园,漫步在长安街上,看着美丽的街景,兴致正浓,不由自主的哼起于魁智演唱的那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上”。
评论